首页/ 专题专栏 /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 / 正文

艾亚春:保军需御强敌以身殉国

来源:陕西日报 发布时间:2025-07-16 08:07

艾亚春(1899年—1941年),族名艾丕华,陕西米脂人。艾亚春16岁只身南下,投奔高桂滋部从军,在军中成长为一名既能识文断字,又有野战经验的指挥员。艾亚春先后参加过北伐战争、济南抗战、长城抗战等战役。1936年由部队选送到中央军校高教班第五期深造。1937年秋,他以品学皆优的成绩毕业,立即奔赴抗日前线。

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,艾亚春随国民革命军陆军第十七军八十四师转战山西。在介休、灵石等地的太岳游击战中,他勇敢善战、机智多谋、指挥果断,经常冲锋在前,挥刀与敌人白刃格斗,曾在一次反“围剿”战斗中负重伤。艾亚春1938年晋升为陆军第十七军八十四师二五〇旅五〇〇团上校团长,1939年4月随第十七军开赴中条山区的闻喜、垣曲一带驻防。1940年整军之后,五〇〇团番号变更为八十四师野战补充团。

艾亚春治军甚严,在军旅生涯中处处以身作则,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,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。1940年,他率部在垣曲休整时,由于残酷战争带来的破坏,军民生活极度困难,士气低落。适逢春节来临,他组织军民开展扭秧歌、跑旱船、耍狮子、舞龙灯、放烟火等形式多样的民间文艺活动,在涑水河畔摆开“黄河九曲阵”。文艺活动中,艾亚春宣传抗日必胜,倡导肃清汉奸、军民携手、支援前线。军民以民歌、话剧等形式,揭露日军烧杀奸淫的兽行,痛斥汉奸卖国求荣罪行,振奋了精神,鼓舞了斗志,抗日士气大振,一时传为佳话。

艾亚春担任野战补充团团长时,部队在中条山地区驻防,生活条件极端困难。为解除士兵行军、作战时露趾磨足之苦,他筹措资金,创办随军鞋厂,每月保证给本部官兵发鞋一双,实现军鞋自给自足。他还亲率战士背粮、砍柴,解决军队后勤急需,保障部队的战斗力。

1941年5月7日,日军集中其华北、华中的6个师团加5个旅团的兵力,向中条山地区驻军展开进攻。因敌众我寡及高层决策错误,中条山驻军在战役中节节失利。艾亚春率领的野战补充团先是去青廉村抢运部队口粮,又接连数日与敌激战,全团官兵体力大量消耗。5月11日,野战补充团在闻喜县焦家沟突围,与皋落镇窜来的日军2000余人激战。艾亚春身先士卒、奋不顾身向敌猛冲,不幸因头部、前胸连中数弹而壮烈牺牲,时年42岁。

1941年秋,艾亚春烈士的灵柩由前线运回家乡时,陕甘宁边区政府、绥德警备区和米脂县政府联合举行隆重的追悼会,上万人前去致哀悼念。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向烈士家属颁发了抗日烈士证书,对家属按照政策予以抚恤和优待。1947年12月31日,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追授艾亚春为少将。

 (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)


责任编辑:魏捷

上一篇

下一篇